首页

天津女王甜甜

时间:2025-05-24 19:55:45 作者:《从她说起:“家政女工”TALK》播出 以幽默消解职业偏见 浏览量:38792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2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对于社会关注的地方债务风险、支持房地产发展以及保民生等问题,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回应。

  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明显 可完成全年目标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总的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明显。我国财政有足够韧劲,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财政部2024年已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

  在发布会上,针对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蓝佛安介绍,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50%,债务风险可控。

  2024年,财政部已经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支持地方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下一步,财政部还将采取更大力度措施。

  财政部:将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蓝佛安介绍,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需要强调的是,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安排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支持“三保”

  在支持基层“三保”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元。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将更多的资金用于补充地方财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蓝佛安介绍,总的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2024年利用结存的债务限额,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综合财力,这对“三保”的保障是有积极意义的。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在支持金融发展发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有必要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国有大型银行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在当前形势下,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方式支持国有大型银行,进一步增强核心一级资本提升经营的稳健的能力,而且也可以发挥资本的杠杆撬动作用,增强信贷的投放能力,为推动宏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振市场的信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这项工作已经启动,财政部已经会同有关金融管理监管部门,成立了跨部门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补充资本的具体方案,各项工作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支持地方政府用专项债券回收闲置存量土地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支持房地产发展方面,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同时,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财政部正在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编辑:王琴】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辐射新形态

越野运动是屏南镇的特色产业之一,尤其是每年一次的“江南之巅天空越野”赛事,为屏南镇引来不少流量。屏南镇一边与体育文化公司合作,结合赛道、线路设计推出训练路线,举办“江南之巅屏南训练营”,每年吸引上千名运动员前来参训。

尼日尔政变军人称将以“叛国罪”起诉总统巴祖姆

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房剑森表示,凝心聚力正当时。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不久前,中共中央印发了《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这次沙盘党课恰逢其时,青年统战干部要学而时习之,学好党史、用好党史,从中感悟统一战线的传承和发展、汲取智慧力量。

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该部门预报员伍婉华介绍,宜兰、新竹、苗栗等台湾中北部县市已脱离陆上警戒范围;依目前台风路径预估,最早6日上午可解除台湾本地及澎湖的陆上警戒,周边海上警戒或于6日深夜解除。

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在中国长沙开幕!全球专家共话近视防控未来

此外,今年是中山大学百岁华诞。近年来中大始终高度重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有组织的跨学科研究,特别是立足区位特点推进深空、深海与极地研究。“中山大学极地”号此次科考活动标志着学校所追求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取得实质性成果。

中哈免签一周年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共验放出入境旅客132万人次

俞海认为,中国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不同行动者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等,即多元治理。在这一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目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需求相比还不适应,有关治理方式等仍存在一些短板;部分企业仍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困境;公众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过程中存在“高意愿、低行为”的特点,目前的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